
期刊简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8〕946号),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以“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为办刊宗旨。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59;国内邮发代号:46-130,国外发行代号:M8885。 《临床医学工程》刊名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题写。 《临床医学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编号:ZY0849),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编号GD084),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anfangdata)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编号06-106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Airiti Library(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0.526。 刊期及出版日:月刊,每月15日出版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本刊文章不接排,不转版,方便查阅,方便复印。 欢迎临床医护、医学工程等人士投稿。 优先刊登基金课题论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礼来口服GLP-1与再生元RNAi疗法3期结果深度分析: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时间:2025-08-27 16:46:29
代谢与免疫治疗领域近期迎来两项突破性进展: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在3期临床试验中实现10.5%的平均减重效果,再生元RNAi疗法Cemdisiran则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达成补体抑制率74%及MG-ADL评分改善2.30分的显著临床获益。这两项成果不仅解决了现有疗法的核心痛点——前者突破GLP-1类药物需注射给药的依从性瓶颈,后者实现补体抑制的长效化给药——更标志着小分子化学药与基因疗法在代谢疾病与自身免疫领域的技术跨越,为行业格局重塑奠定基础。
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
临床试验核心数据与优势
Orforglipron作为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在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显著减重与降糖双重疗效。针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ATTAIN-2试验),36mg剂量组72周平均减重10.5%(10.4kg),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2%;在无糖尿病的肥胖人群(ATTAIN-1试验)中,相同剂量实现12.4%的体重降幅,59.6%受试者减重超10%。安全性方面,主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胃肠道反应(恶心16%、腹泻26%),8%的停药率低于同类注射剂,支持长期用药可行性。
口服剂型的技术突破
该药物通过非肽类分子结构设计突破生物利用度瓶颈,实现每日一次口服给药且无需饮食限制,解决了传统注射剂的依从性难题。生产端采用化学合成工艺,较多肽类药物成本降低80%,同时规避冷链运输需求,显著提升基层医疗可及性。礼来计划2025年底递交体重管理适应症上市申请,2026年推进糖尿病适应症,峰值销售额预计达172亿美元。
再生元RNAi疗法Cemdisiran
临床试验结果与长效优势
Cemdisiran通过RNAi技术靶向沉默补体C5基因,在重症肌无力(gMG)3期试验中实现74%补体抑制率,MG-ADL评分较安慰剂显著改善2.30分(p=0.0005),且每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的给药频率显著优于传统抗体药物的每2周注射。在IgA肾病2期试验中,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7%,32%患者实现尿蛋白降幅超50%,验证其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拓展潜力。安全性方面,注射部位反应(41%)和外周水肿(14%)为主要不良反应,无严重药物相关事件。
RNAi技术平台价值
该药物采用GalNAc递送系统提升肝细胞摄取效率,结合ESC化学修饰增强体内稳定性,为长效治疗奠定基础。再生元计划2026年Q1递交gMG适应症上市申请,同步推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适应症,凭借技术独占性有望开辟百亿级市场。
行业影响与展望
技术路径对比与市场定位
维度 | Orforglipron(GLP-1) | Cemdisiran(RNAi) |
核心优势 | 口服便利性(每日一次)、生产成本低 | 长效抑制(每3个月给药)、精准靶向“不可成药”靶点 |
关键数据 | 减重10.5%(肥胖合并糖尿病)、A1C降1.5% | 补体抑制74%、MG-ADL改善2.30分 |
适应症领域 | 代谢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gMG、PNH)、罕见病 |
商业化潜力 | 2030年预计销售额172亿美元 | 补体抑制剂市场先行者(预计年增长25%) |
行业趋势与协同机遇
Orforglipron的成功验证了口服GLP-1的商业化潜力,推动代谢疾病治疗向“便捷化、大众化”转型;Cemdisiran则拓展了RNAi技术在补体介导疾病的应用边界,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长效解决方案。两者分别代表小分子化学药与基因疗法的技术标杆,未来可能在共病患者中探索联合用药(如肥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并推动行业向“精准+长效”治疗范式升级。
礼来Orforglipron与再生元Cemdisiran的3期突破,不仅为代谢与免疫疾病患者提供了革新性治疗选择,更重塑了行业技术路径竞争格局。随着口服GLP-1与RNAi疗法的商业化推进,预计到2030年,代谢疾病与自身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223亿与150亿美元,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进入“精准调控+长效管理”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