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8〕946号),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以“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为办刊宗旨。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59;国内邮发代号:46-130,国外发行代号:M8885。    《临床医学工程》刊名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题写。    《临床医学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编号:ZY0849),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编号GD084),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anfangdata)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编号06-106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Airiti Library(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0.526。    刊期及出版日:月刊,每月15日出版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本刊文章不接排,不转版,方便查阅,方便复印。    欢迎临床医护、医学工程等人士投稿。    优先刊登基金课题论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藿香正气水非万能 科学防暑更重要

时间:2025-07-11 10:08:14

盛夏时节,烈日炙烤下的城市如同蒸笼,中暑成为潜伏在高温中的健康威胁。当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袭来时,许多人会下意识地打开那支棕褐色小瓶——藿香正气水。然而,这支被奉为“解暑神药”的古老方剂,真的适合所有中暑场景吗?

中暑的真相:你的身体在高温下崩溃了

中暑并非简单的“热得难受”,而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引发的系列病理反应。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如同电脑CPU过热后降频运行;中度中暑时,身体开始“报警”,出现发热、持续呕吐等明显胃肠道反应,类似汽车仪表盘亮起红色警示灯;而重度中暑则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意识障碍,相当于身体多个系统同时瘫痪。此时若仅依赖藿香正气水,无异于用创可贴处理大出血。

藿香正气水的双面性:化湿良药还是危险陷阱?

这款传承千年的中药制剂确实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对暑湿引起的胃肠型不适(如呕吐、腹泻)效果显著。其配方中的苍术、陈皮等成分能像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一般,化解体内湿浊之气。但容易被忽视的是,40%-50%的酒精含量使其成为“隐形酒精炸弹”,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更值得警惕的是,对于高热型中暑(体温超过40℃),藿香正气水不仅无法缓解症状,酒精反而会加速脱水,犹如往燃烧的炭火泼洒白酒。

急救黄金法则:先降温还是先灌药?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专业的处理流程应该像消防员灭火般有序: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并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散热枢纽”;清醒者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同给干涸的土地进行滴灌;若出现意识模糊或高热,必须采用冰毯等物理降温手段,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这些措施远比盲目喂药更重要——就像房屋着火时,首要任务是灭火而非重新装修。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仅适用于伴有胃肠症状的轻中度暑湿证,对于热射病等危重情况,强行灌服可能延误抢救时机。

特殊人群的用药雷区:你以为的安全可能是隐患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藿香正气水时,其中的厚朴等成分可能像穿越胎盘屏障的“特洛伊木马”,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儿童代谢酒精能力仅为成人的1/5,10毫升的剂量对他们而言相当于豪饮半杯烈酒。服药期间食用麻辣火锅等辛辣油腻食物,会像往粘稠的油漆里倒汽油,加剧胃肠道负担。更隐蔽的风险在于,很多复方感冒药已含有与藿香正气水相似的成分,叠加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如同给同一把锁重复灌注钥匙。

科学防暑指南:构建三维防护体系

真正的防暑策略应该像瑞士奶酪模型般多层防护:环境层面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避免室内外温差形成“温度悬崖”;行为层面减少烈日下暴晒时间,采用“工作20分钟,休息5分钟”的番茄工作法;营养层面可自制含0.1%盐分的淡盐水,或选择含钾、钠的运动饮料。对于必须户外作业者,建议配备能持续4小时散热的冰镇降温背心,这类主动降温装备的效果远超被动药物干预。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破除“万能药”的迷思。藿香正气水确实是应对暑湿证的利器,但绝不是包治百病的“魔法药水”。当热浪来袭时,记住:物理降温是矛,药物辅助是盾,唯有科学认知才能铸就真正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