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8〕946号),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以“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为办刊宗旨。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59;国内邮发代号:46-130,国外发行代号:M8885。 《临床医学工程》刊名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题写。 《临床医学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编号:ZY0849),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编号GD084),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anfangdata)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编号06-106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Airiti Library(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0.526。 刊期及出版日:月刊,每月15日出版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本刊文章不接排,不转版,方便查阅,方便复印。 欢迎临床医护、医学工程等人士投稿。 优先刊登基金课题论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羽毛球对颈椎的隐形伤害:为什么你可能需要换个运动
时间:2025-05-22 17:31:49
你可能听说过打羽毛球对颈椎有好处,因为那些抬头挥拍的动作能拉伸颈部肌肉。但如果你是颈椎病患者,这个“好处”可能要打个问号了。想象一下,你的颈椎就像一根被过度拉扯的橡皮筋,频繁的挥拍动作会让这根已经紧绷的皮筋承受更大压力——专业运动员的颈椎病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羽毛球可能成为颈椎的隐形杀手?
当羽毛球高速飞来时,接吊球需要突然向前探头,这个动作就像急刹车时脖子被猛地甩出去(医学上叫“挥鞭样损伤”)。而扣杀时的反复后仰,则像两块积木不断碰撞,时间长了椎体边缘容易增生骨刺。更别说单手发力导致的左右肌肉失衡,可能让颈椎关节像拧毛巾一样发生旋转错位。
这些信号提醒你该换运动了
如果打完球出现手指发麻、头晕,或者转头时听到“咔咔”声,说明你的颈椎已经在抗议。特别是拍片显示曲线变直、骨刺形成的人,继续挥拍可能让僵硬的老化颈椎雪上加霜。
比羽毛球更友好的选择
试试把自己想象成一片浮叶——游泳时水的浮力能托起脊椎,让每节椎间盘像泡在温水里放松。蛙泳的对称划臂特别适合脊柱侧弯的人,自由泳则要像拉链一样保持身体笔直,避免扭动。
瑜伽和普拉提则是给脊椎穿“隐形铠甲”的运动。那些缓慢的猫牛式动作,其实在悄悄锻炼深层的腹横肌和多裂肌,这些肌肉就像内置支架一样稳住晃动的椎体。办公室族甚至可以用瑞士球练习坐姿,感受核心肌群像网状安全带般收紧的感觉。
给运动加个“缓冲垫”
如果实在舍不得羽毛球,记得把热身做得像煮面条一样充分——先慢跑让身体“变软”,再做颈部拉伸模仿写字楼里的“天花板观察游戏”。双打时多换手发球,避免总用同一侧肌肉当“劳模”。
最后记住,养护脊椎就像养护老房子,与其等承重墙(脊椎)开裂了再修补,不如平时用温和运动给它均匀减压。毕竟你的脖子不是羽毛球拍,经不起日复一日的强力扣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