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8〕946号),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以“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为办刊宗旨。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59;国内邮发代号:46-130,国外发行代号:M8885。 《临床医学工程》刊名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题写。 《临床医学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编号:ZY0849),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编号GD084),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anfangdata)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编号06-106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Airiti Library(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0.526。 刊期及出版日:月刊,每月15日出版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本刊文章不接排,不转版,方便查阅,方便复印。 欢迎临床医护、医学工程等人士投稿。 优先刊登基金课题论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开封药品能存多久?保存秘诀大揭秘!
时间:2025-04-25 12:01:50
在医疗健康领域,药品的保存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其疗效及安全性。许多家庭在购买药品后,往往会遇到开封后如何妥善保存以及这些药品能存放多久的问题。正确的保存方法不仅能延长药品的有效期限,还能确保药品在使用时保持最佳效果。本文将围绕开封后的药品保存方法及其保质期进行详细解答。
开封后药品的保存原则
1. 遵循说明书指导
每种药品的包装上或附带的说明书中,都会明确标注开封后的保存条件和建议使用期限。这是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信息。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因为不同药品的成分、性质各异,对保存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2. 一般性保存原则
避光:多数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药物成分因光照而分解失效。因此,应将药品存放在阴凉处,如抽屉内或药箱中。
密封:开封后的药品,尤其是瓶装或袋装的,应确保每次使用后都紧密封闭,以防空气、水分或微生物进入,导致药品变质。
干燥:潮湿是药品保存的大忌,易引发霉变或化学反应。应选择干燥的环境存放药品,并可考虑使用干燥剂辅助吸湿。
温度适宜:大多数药品适宜在室温下保存,但具体温度范围需参考说明书。部分药品可能需要冷藏,如胰岛素、某些生物制剂等,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不同类型药品的特别保存方法
1. 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
这类药品通常较为稳定,但仍需注意避光、防潮。开封后,可将药品转移至原装或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容器中,并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对于需要分装的小剂量药品,可使用药用小瓶分装,并标记清楚药品名称和有效期。
2. 口服液体制剂(如糖浆、合剂)
液体药品开封后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使用前应确保手部清洁,并尽量使用干净的量杯或滴管取药。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减少药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部分液体药品可能需要冷藏保存,以延长保质期。
3. 外用药品(如软膏、乳膏、喷剂)
外用药品开封后,应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使用前清洁双手和患处,使用后及时封闭管口或瓶盖。对于软膏类,可挤出适量于指尖或消毒棉签上,再涂抹于患处,避免直接用手挖取。
4. 注射剂
注射剂通常要求较高的保存条件,且多为一次性使用。一旦开封,即使未用完也应丢弃,不可再次使用,以防污染和药效降低。
开封后药品的保质期
药品的保质期是指未开封状态下,按照指定条件保存时的有效期限。而一旦开封,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药品的保质期通常会缩短。一般来说,口服固体制剂的开封后保质期可能为几个月到一年不等,但具体还需根据说明书判断。液体制剂和外用药品的保质期则更短,可能只有几周到几个月。
为了准确掌握开封后药品的剩余保质期,建议在药品包装上或存放处标注开封日期,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性状变化,如颜色、气味、形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
注意事项
不要将药品存放在浴室、厨房等潮湿或高温环境中。
不要将药品与食品、饮料等混放,以免误食或相互污染。
定期清理药箱,淘汰过期或变质的药品。
对于特殊药品(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等),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要求保存和使用。
开封后的药品保存是一个细致且重要的环节。通过遵循正确的保存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药品的有效期限,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定期检查和清理药品也是保障家庭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