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8〕946号),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以“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为办刊宗旨。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59;国内邮发代号:46-130,国外发行代号:M8885。    《临床医学工程》刊名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题写。    《临床医学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编号:ZY0849),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编号GD084),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anfangdata)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编号06-106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Airiti Library(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0.526。    刊期及出版日:月刊,每月15日出版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本刊文章不接排,不转版,方便查阅,方便复印。    欢迎临床医护、医学工程等人士投稿。    优先刊登基金课题论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31 10:37:50

1.jpg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CN10-1346/R;ISSN 2096-0646)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为反映血管外科、腔内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及与血管外科交叉融合学科领域中具有导向性的临床科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诊疗经验和国内外诊疗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以及对血管外科临床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杂志。主要栏目设置:专家论坛、专家共识、论著、临床研究、综述、血管与影像、技术与方法、药物研究、病例报告等。

撰稿要求如下: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要求数据可靠、观点明确、文字简练。

2. 来稿须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综述、论著、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 字,短篇报告1500 字以内,请注意配图比例,尽量不要超过2 幅图/千字。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英文摘要尚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并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宜选自《MeSH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3. 文中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 统计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5. 缩略词使用要符合规范,文中首次出现时要标明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略词)。

6. 参考文献限作者亲自阅读已发表的近五年主要文献。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文内引用处右上角以[ ]号

(角注)注明序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写法如下:①期刊:序号.作者(. 西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文题.刊名,年份,卷(期):起页-止页;②专著与图书: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译文:先列原文作者,再写题目或书名,后列译者姓名,其后项目同期刊、专著顺序。

7.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姓氏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基金项目置于第1 页底部脚注处第1 行,第2 行标通信作者有关信息,通信作者只列一位。文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和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称之间应以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多位作者署名的文章,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写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Dept of Breast cancer, 307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ine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作者简介写法:姓名,年龄,职称,学位,职务,主要从事工作及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9)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guljun@163.com

【作者简介】xxx,女,xx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血管外科临床研究。

8. 投稿内容必须符合本刊宗旨。稿件格式应符合本刊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数字必须准确可靠。文稿标目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不超过3级。

9. 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作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10.  来稿请投,投稿后接到回执的作者请提供单位介绍信,并注明论文真实性,不涉及署名争议,不涉及泄露国家机密,无一稿两投。综述性文章请提供审校者推荐信,以保障文章的学术质量和新鲜度。基金文章需提供相关的基金证明材料。

11. 本刊收到稿件后,1 周内发出回执。介绍信及相关证明材料齐全后,2 个月内反馈审稿意见。作者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邮箱与编辑部联系。决定录用之稿件进入刊登程序,需要修改之稿件将于稿件修回日起重新进入审稿流程。